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概况 》 知识博览
土家族露天博物馆
                              作者:张湘河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老司城,那废弃的城墙、寂寞的祠庙、萧条的宫殿木楼、孤零的牌坊雕像、以及铺着各种图案的鹅卵石官道和道旁800多年前栽下的松柏树一起扑入眼帘。 

    这就是那经过23代36个土司王800年苦心经营而终于成为“巍巍乎五溪之巨镇,郁郁乎百里之边城”的辉煌王城吗?这就是那鼎盛时期有诗赞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繁华王城吗? 

    “土王坐在老司城,一统乾坤” 

    唐代末年,江西彭氏征服了五溪诸蛮以后,当上了溪州58旗、380峒的土家族的“土皇帝”,建都城于永顺会溪坪。第十一代土司彭福石于1135年移都城于老司城。老司城,又名福石城,位于永顺县灵溪河畔,距县城17公里。它兴于唐末,旺于南宋,废于清雍正年间。它曾是溪州土司王的王城,也是当时中国土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如今已被专家认定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最独特最集中的民族古文化遗存,有“土家族露天博物馆”之称。 

    老司城是中国土司制度一部形象的历史。 

    元代以来,全国土司总数有2000余家。土司制度的特点即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树其酋长,使自镇抚,以达其以夷治夷”目的。 

    老司城里的土司王由家族世袭官职,“父传子,子无传嫡兄弟”,除了对中央王朝规定负担的贡赋和征徭之外,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土司自治,执行“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不受朝代更替的影响,长期孤独于中央王朝之外。历代土司王在这偏于一隅的王城内饮烧酒操蛮刀拥美人,过着皇帝一般的奢华生活,经历了九个朝代的更换。 

    老司城里,一首歌谣保留了下来:“土王坐在老司城,一统乾坤……” 

    “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 

    土司时期,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城里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有纵横交错的八街九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的记载。 

    往事越千年。如今的老司城遗址以老司城为中心,形成东西约两公里、南北约20公里的遗址。重点遗址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地上地下文物遍布,其间,遗存的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地宫、御街和城墙、城门、烽火台、摆手堂、演兵场、土王祠、祖师殿等显示出的建筑格局,仍旧让人感到古城昔日的气势与辉煌。 

    土司祖师殿位于城南,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殿堂重重叠叠,依山势呈阶梯状往上,极其壮观。正殿34根大柱使用珍贵楠木,梁柱衔接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迹,是湘西颇具土家族特色的建筑群体。 

    彭氏宗祠位于城中心,内供历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各具神态,栩栩如生,为明代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第24代土司彭元锦任宣慰使时所建。祠堂前三棵古老的桂花树据说是土司时代栽植,如今依然葱茏,每年八月,老司城处处桂花飘香。 

    老司城的街道有左街、中街、右街、上街、河街、五铜街、渔渡街、紫金街等八街九巷,街道全由红褐色花纹卵石砌成的图案,匀称精致,古朴大方,颇具民族特色。尽管老司城的大多数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人们仍可以从这些鹅卵石的街道勾勒出当年的城垣格局。 

    “子孙永享” 

    历代土司的墓葬,多集中老司城紫禁山,经勘察共计有109座,墓区有石人、石马、拜台、墓碑等,一代著名土司王彭翼南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 

    紫禁山上有一座“子孙永享”牌坊,便是明朝为表彰彭翼南领兵抗倭的功绩而立。 

    土司有军队,俗称“土兵”。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官兵对进犯东南沿海的倭寇屡战不胜,年仅19岁的二十六代土司彭翼南奉朝廷之命率五千土兵赶赴江浙,斩杀并俘获倭寇2200余人,令敌闻风丧胆,受到朝廷嘉奖,赐服三品,并授“昭毅将军”等,《明史》称“自有倭寇以来,东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云”,即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 

    然而,“子孙永享”却是不可能的。雍正初年,清廷加强边远地区的中央集权管理,对西南诸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源自五代时的土司制度寿终正寝。老司城的末代土司彭肇槐在1726年主动把土司权杖拱手送出——或许是考虑到彭氏在东南沿海剿倭平寇的威名,雍正皇帝下诏准予回原籍,并世袭参将之职。延续了九个王朝计818年的永顺土司政权终于宣告结束。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桑植民歌与土家族源新考
· 酉阳土家语巧传历史
· 沿河白塔传奇
· 土家族个融合的民族
· 来凤乡镇地名的来历
· 来凤县县名由来
· 来凤县土家语地名辑要
· 恩施自治州土家族族源

土司制度

土家民歌龙船调

武陵土家人

土家族露天博物馆
· 梯玛 土家族纠纷的调解者  
· 土家巫术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  
· 土家族白虎崇拜与文化心理探析  
· 张家界市土家姓氏源流综述  
· 土家语正式进入中国文字博物馆  
· 祖传土家语言  
· 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对土家族的影响  
· 湘西人讲“逮”头  
   土司制度流变、遗存及保护利用探析
   湘西土家族认证的历史记忆
   土家族虎图腾的传说
   土家族族别符号体系的构建和传播
   “毕兹卡”考释
   土家族的姓名
   土家族的族源问题和湘西州土家族的由来
   民族识别及我国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