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遗产 》 传承人
张官坤 酉水船工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彭秀莲 信息来源:团结网 

  “唱的好,情绪很对!……”张官坤对其儿子张发云2011年1月20日在湖南卫视《百姓春晚》上的表现很是满意。时隔一个月,父子俩仍然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做梦都想不到我们可以到湖南卫视《百姓春晚》上去唱酉水船工号子……”老张开心地回忆说。“去年10月底,湖南电视台负责《百姓春晚》的同志到我家采访,当时就填写了一张表格,没想到还真的看上我们这个原生态的酉水船工号子了。”

  张官坤是2008年评定的酉水船工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提起酉水船工号子,保靖县迁陵镇酉水河畔78岁高龄的土家族老大爷张官坤便眉飞色舞,兴奋地滔滔不绝。他13岁过继给一姓张的船家,便过上了以船为家的水上生活,从此与酉水河相依为命。

  酉水河是湘西的母亲河,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长期以来湘西与外界物质交流和文明传递的主要渠道。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桨撑篙拉纤的木船,承载着无以伦比的历史重任。船工们将湘西的桐油、五倍子、兽皮、药材等等珍贵的土特产源源运出去,再将下游口岸的洋油、盐巴、布匹、日杂百货源源运进来。酉水河上到处是滩到处是岩,水情非常复杂,不出海事,从保靖到常德,往返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漫长的行船日子里,船工们为齐心合力战胜自然的艰难,也为排除胸中的苦闷,调节自己的生活,百余年来共同努力,日积月累,逐渐创作了与水上劳作紧密相关的独特歌吟,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音乐质感的夹杂着吼喊的酉水船工号子。张官坤16岁已经学会行船,18岁便独挡一面跑运输,穿行于酉水河上,编织一个个春秋冬夏。跟着老一辈的船工们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了险滩、深潭,张官坤在难以数计的浪花飞溅的滩头,在与汹涌的湍流搏斗中,在欵乃的桨声里,将酉水船工号子中的桨号子、橹号子、纤号子、篙号子等等,深深渗进了自己的血脉。半个世纪的航运事业让他与酉水船工号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在船上唱船工号子的种种情形,老张双眼熠熠生辉,热情喷发。他仍能一字不差地唱完“三硇九峒十八碛,七十二岩到石堤”,还能唱劝世文“唱骨牌”等民歌调。2002年他曾经与鲍盛桐等合力整理了《酉水号子》,为党的十六大献礼。2008年张官坤被评为酉水船工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酉水船工号子是酉水航运史最鲜活的文本。因为酉水河上几座电站拦河筑坝,如今,酉水河谷里酉水船工号子已不复唱响。眼看着老船工的一一逝去,张官坤忧心忡忡:“光我一个人会唱有什么用?等我死了,这个酉水船工号子不是绝了……”。于是,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来访者的询问,尽可能讲诉自己知道的一切,尽可能完整地演唱酉水船工号子,在情绪上、动作上、唱词上极尽真实地反映。曹怀锋、张明松、贾顺国等等上门拜师的人越来越多了,张官坤不厌其烦。在老张的指点下,曹怀锋2009年获得了州级酉水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张明松在各种对外交流的舞台上,把酉水船工号子演唱的淋漓尽致,成为每场晚会的亮点。张君林、黄青松在张官坤家采风后编创的两首歌曲《我是酉水人》、《我就爱上酉水河》分别获第二届全州“五个一工程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但是,老张仍然心结未解,他说:“如果我的三儿子能回来唱这个号子,那就更好了,因为他从小在船上生活,长大后也搞过船,对船上的东西都清楚……”他下定决心把在外打工的三儿子劝回来了。2010年8月,老张的三儿子张发云不负父望,放弃了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回到了家中,一心一意加入了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队伍,走上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张发云不仅完成《酉水船工号子》文字初步整理,真实、完整的记录了原生态的酉水船工号子,而且还自费2000多元,花了近1个月时间,连续20次为77岁的父亲张官坤录音、录像,真实完整地记录了酉水船工号子省级传承人张官坤的唱词和唱腔,同时录制了张老的民间小调、酉水渔鼓、土家山歌等,制作成时长90分钟的酉水船歌光碟,为保护和传承酉水船工号子这一原生态的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发云也有幸和曹怀锋、张明松等人登上了湖南卫视今年元月20日直播的《百姓春晚》,倾情演唱了《酉水船工号子》。

  “原来都是唱一遍就过去了,没有留下音像资料。现在好了,你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听到我唱酉水船工号子了。你们也学会唱了,好!好!”78岁的张官坤老人脸上笑开了花。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 文化部信息化发展纲要
·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国家级)
· 彭善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国家
· 彭南京 土家族毛古斯传承人(国家级)
· 数字科技让公共文化服务“结网生根”
· “土家山歌”助推沿河县旅游产业迸发活力

撒叶儿嗬

茶山四季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打镏子
·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与时俱进 蓬勃发展  
· 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发展急需资金投入吁请更多买单人  
· 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 土家族梯玛歌  
· 试论湘西州招商引资工作  
   湘西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纪实
   恩施州19人成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出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利川龙船调从文化符号到发展品牌
   土家文化为湘西里耶古城增添活力
   沿河土家山歌响彻云天外
   张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