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遗产 》 传承人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国家级)

                              信息来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彭祖秀,女,土家族,现年70岁,系湘西州古丈县断龙山组长报吾列村民。

    彭祖秀从小师承外婆、母亲等前辈哭嫁歌艺人,耳濡目染、口口相传、熟记于心。14岁时常随母亲帮人哭嫁;18岁时,她利用自己的天资聪慧,综合了前辈演唱的各种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她的哭嫁歌唱词情真意切,不扭捏作态,把骨肉之情、孝敬双新、和睦乡邻等传统美德作为哭嫁歌的主要内容,于教寓理,文学性很强。在演唱过程中,全部采用原始的土家语演唱风格,几十年来,为邻户邻村邻乡邻县的出嫁女帮唱和主唱了300多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哭嫁歌手艺人。

    彭祖秀演唱的哭嫁强调16字诀:“以哭为歌、以歌言情、以情催声、以声感人”。注重语言的天然质朴、品语入诗,常用生活中的细小情节、抒发情感,由此及彼,语多重迭,调多反复,强调情感效果。歌词句式自由灵活、长短不一,利用拖词或紧句来完成唱腔,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演唱中经常巧妙运用比兴、比拟、联想、夸张、排比、反复和谐双关等多种修辞语法以着力增强哭嫁歌的感染力。对于一个一字不识的张村农妇来说实属不易。这种统一和谐的艺术形象使之淋淳尽致的得到充分展现。整个哭嫁歌,大多即兴演唱,但结构严谨完整,段落清晰,意思表达通俗易懂、往往给人声泪俱下的感人场面。

    彭祖秀在哭嫁歌的道路上风风雨雨几十年,先后传习、授徒280多人,2006年被州人民政府公示为土家哭嫁歌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被邀参加了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受到省内各新闻媒体的格外关注,为几次前来造访的吉首大学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哭嫁歌最原始的口头资料,2007年特邀参加了黄永玉组织的湘西文化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一路走来哭嫁歌”发言,应专家学者的要求,在大会上演唱了哭嫁歌中“母女对哭”片断,与会人员报以热烈掌声,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盛况,社会反响良好。

    目前,彭祖秀老艺人仍致力于土家哭嫁歌的传习工作,利用早晚时间步行十多里山路从报吾列村到田家洞村的土家哭嫁歌传习所授艺,把光和热洒在民族民间文化厚重的这块土地上。


相关文章
·土家女儿出嫁时的“哭嫁”
·老司城土家语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研究探索
·论土家族婚丧礼民俗的仪式传播
·土家族哭嫁歌及其文化内涵
·土家族哭嫁歌的研究
·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与价值
·土家族哭嫁歌及其成因
·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溯源与特征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 文化部信息化发展纲要
·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国家级)
· 彭善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国家
· 彭南京 土家族毛古斯传承人(国家级)
· 数字科技让公共文化服务“结网生根”
· “土家山歌”助推沿河县旅游产业迸发活力

撒叶儿嗬

茶山四季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打镏子
·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与时俱进 蓬勃发展  
· 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发展急需资金投入吁请更多买单人  
· 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 土家族梯玛歌  
· 试论湘西州招商引资工作  
   湘西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纪实
   恩施州19人成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出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利川龙船调从文化符号到发展品牌
   土家文化为湘西里耶古城增添活力
   沿河土家山歌响彻云天外
   张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