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遗产 》 文化名片
沿河土家山歌响彻云天外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打造“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纪实
                                                          作者:  蕙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2010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生态土家山歌《哭嫁歌》、《飚酒歌》通过层层选拔,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该节目还三走央视,参加《民歌.中国》、《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等节目录制,同时于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贵州活动周展演。一曲曲土家山歌走出大山,响彻于央视的舞台,有效提升了沿河民族文化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申报“中国土家山歌之乡”,对土家山歌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同时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进村入户收集土家山歌,截止目前,共发现原生态山歌2000多首,并制作成光碟。日前,该县“中国土家山歌之乡”已通过中国民协专家组评审验收,并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挂牌。

    潜心探索:深度挖掘结硕果

    土家山歌是土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民族民间文化,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清早起来噻啄杯儿,上高山嘞啄杯儿了啄------”一首《望牛歌》以其诙谐有趣、简洁朴实的唱词唱遍了沿河县城的大街小巷,人人都能唱上几句;“这山就没得那山高嘞,那山的妹子噻捡柴烧哟!那年那月同倒我噻,柴不用弄来水不用挑喽!------”这首脍炙人口的土家原生态山歌《这山就没得哪山高》,更是以其欢快的曲调、高亢的唱腔及调侃逗趣、朴实大方的唱词,让来往的游客听觉一新,尽显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随着该县旅游交通优势的日渐凸显,加上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为促进土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该县独具慧眼,加大了对土家山歌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力度,于2009年,该县正式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申报“中国土家山歌之乡”摆上重要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并成立了土家山歌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进乡入户收集土家山歌,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挖掘,截止目前,共发现原生态山歌2000多首,先后编印了《沿河土家族歌谣选》、《沿河土家山歌集成》、《沿河土家山歌专辑》等书籍,制作出版了《大雨落来细雨飘》、《这山望去那山高》光碟。2009年7月,该县成功将土家高腔山歌申报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的申报命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辟途径:加大宣传营氛围

    近年来,该县为大力营造土家山歌之乡的氛围,利用县城广场电子显示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展播土家山歌,在公交车、的士车及其他公共场所播放山歌光碟,让市民和外来游客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土家山歌,陶醉于其中。同时,将土家山歌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分别编制了小学、初中乡土教材《土家风情》、《沿河土家》,以学校教育的形式传习土家山歌,让青少年增强对土家山歌的认识,从小养成自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确保土家山歌得以传承。该县还在有条件的村寨由群众自发组建了“啄杯儿”民族艺术团等民间文艺组织,中老年人以唱为乐,青少年耳濡目染,形成了全民学山歌、唱山歌的良好氛围。“土家的汉子脚板宽哟喂,喝酒用大碗说话不转弯-……”走进沙子镇南庄村“土家山歌传承基地”,浑厚、豪放的歌曲《土家汉子》不禁让人一饱耳福,唱歌的都是当地一些老百姓,茶余饭后聚在一起唱山歌取乐。为不断壮大唱山歌的人群,唱响土家山歌品牌,该县举办了以“风韵土家.魅力沿河”为主题的“十佳歌王”评选、百人山歌接唱、千人山歌对唱、万人飙歌大赛等活动。选送的原生态山歌《姐妹酒歌》、舞蹈《肉莲花》、《摆手舞》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进入“多彩贵州”歌唱舞蹈大赛总决赛。而且,从今年四月份起,结合全省“话惠民.感党恩”主题活动,该县还每月举办一场“唱山歌.话惠民.感党恩”广场文艺演出,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在全县范围兴起了学山歌、唱山歌、赛山歌的热潮,为土家山歌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精心打造:山歌出“深闺”

    “沿河土家山歌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别样的魅力,在这里建立‘中国土家族山歌之乡’,条件已完全成熟,也符合中国民协‘文化之乡’的命名条件。”9月16日,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在沿河对该县申报“中国土家山歌之乡”进行评审时肯定道。

    近年来,该县通过外界舞台,对沿河土家山歌进行全面包装并加以推介,让其犹如走出“深闺”的“凤凰”,产生了一鸣惊人的效应,逐渐被外界知晓。自2008年以来,该县原生态土家山歌节目已3次走进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参加录制;2007年,以土家山歌和肉莲花舞蹈相结合的民族歌舞在央视农民春晚《九亿农民的笑声》崭露头角;2009年4月,在中国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上,该县原生态土家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被央视导演意外发现后亲自点名参加“欢乐中国行.铜仁之旅”舞台,并于本月初在央视3频道播出,同时,该节目还于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贵州活动周展演。今年,该县原生态土家山歌《哭嫁歌》、《飚酒歌》通过层层选拔代表贵州冲进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提升了沿河民族文化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该县土家山歌逐渐得到有关专家和社会的认同,成为民族文艺中的一支奇葩。

    据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席宁介绍,“此次我县顺利通过申报‘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的评审,并于10月18日举行授牌仪式,对培育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挖土锣鼓歌
·土家族民歌的媒介传播形态探析
·土家山歌与那情窦初开的年华
·“中国土家山歌之乡”授牌仪式在贵州沿河隆重举行
·天子山的红月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 文化部信息化发展纲要
·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国家级)
· 彭善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国家
· 彭南京 土家族毛古斯传承人(国家级)
· 数字科技让公共文化服务“结网生根”
· “土家山歌”助推沿河县旅游产业迸发活力

撒叶儿嗬

茶山四季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打镏子
·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与时俱进 蓬勃发展  
· 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发展急需资金投入吁请更多买单人  
· 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 土家族梯玛歌  
· 试论湘西州招商引资工作  
   湘西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纪实
   恩施州19人成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出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利川龙船调从文化符号到发展品牌
   土家文化为湘西里耶古城增添活力
   沿河土家山歌响彻云天外
   张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