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遗产 》 文化视野
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纪实

                             作者:王全香  信息来源:铜仁日报


    这无疑是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这无疑是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史上最醒目的分水岭!
         
    从去年4·28到今年9·15,铜仁不仅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至少提前了五年,更为重要的是,亲历期间,拥抱着这属于贵州更属于我们自己的盛事,谱写着这属于今日铜仁更属于未来铜仁的华章,铜仁,激情飞扬,信心满满!
         
    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铜仁,更看到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激情铜仁,一个值得期许的自信铜仁!

    从4·28到9·15 
    
    铜仁,正在成为当今世人的旅游新宠。
    
    在旅游地图上搜索并用彩笔标出铜仁,自去年4·28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竞相把铜仁作为旅游的新地标奔涌而来,梵净山“井喷”!梦幻锦江“爆棚”!乌江百里画廊不再沉寂!诗画般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声名鹊起,享誉千里之外。

    一贵阳游客感言,以前,在张家界看到游人如织时感慨,不知贵州旅游何时出现这样的胜境?今年“十一”黄金周,在梵净山,自己看到了同样的盛况,更由此看到了铜仁旅游甚至贵州旅游的希望!

    从去年4·28到今年的9·15,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取得显性的效益。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仅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大幅攀升,共接待游客87.74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7.48%和3%,旅游收入34830.14万元,同比增长53.3%,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4.57%和20.9%,其中梵净山景区接待游客17.89万人(次),同比增长21%。

    激情铜仁

    激情,往往是奇迹的先导者。

    如果说从4·28到9·15创造了多少的奇迹,就一定有数倍于它的激情相随!

    回首4·28到9·15的五百多个日日夜夜,我们欣慰地看到,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激情不曾褪色一分,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步履不曾停歇一刻,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旋律不曾喑哑一时!

    五百多个日日夜夜,铜仁夙兴夜寐,时不我待,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前瞻的思路,更加辩证的思维,精心打造,高端展示,把曾经犹如一枚青涩果子的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今日品质品相一流、倍受世人瞩目与青睐的红果!

    梦幻锦江

    一路走来,激情始终溢满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窝!无论铜仁高层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指挥者还是参与者,无不怀揣着同样的期待:铜仁文化旅游活起来!铜仁文化旅游火起来!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理念的出炉,何尝不激情洋溢?不拘泥于东晋文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某些细节的考证,铜仁高层激情解读出这样的意境:地处武陵腹地的铜仁,就是其笔下山清水秀、溪流淙淙、万物和谐共生的桃源胜景。“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既是对现实铜仁自然景观的白描,更是对未来铜仁发展方向的定位,既是对外树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文化旅游品牌,又能充分体现铜仁追求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同样,办好4·28,办好9·15,一定要办成展示铜仁、宣传贵州的盛会,这一刚性要求又何尝不是高层内在激情的外化?

    4·28晚会现场

    流光溢彩大舞台

    铜仁民族风情园的建筑工地上,梦幻锦江的灯光设计中,但凡每一处工地,每一项工程,何尝不激情洋溢?要在短短的40多天,拿下民族风情园,指挥者和一线的管理者、施工员、建筑工人同样吃住在工地,挥汗奋战,甚至连续几天不能合眼休息;梦幻锦江的水位提升、灯光布点、灯光运用中的铜仁文化符号等等,环环相扣,时间紧迫,没有对铜仁文化旅游事业的激情,没有对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河的激情,就不会有今天美轮美奂的浪漫锦江、温柔锦江! 

    “喜”文化

    用激情点燃激情。4·28、9·15晚会现场,两万多名观众早早地入场。精心编排的节目,现代的背景设计,舞台与实景的融合,成就了一次次晚会的精彩!台上台下,激情互动,曼妙的歌声,婀娜的舞姿,舞动的荧光棒,人们的笑意,把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4·28晚会上,60幅“喜”字剪纸作品,更是激情地表达了铜仁人民对党的爱戴、对祖国的祝福和对家乡巨变的喜悦之情。

     9·15晚会现场
  
    现场观众情绪高涨
 
    用激情抒写激情。用微笑展示东道主的热情,用周到细致的服务展示铜仁人的良好形象。数千名青年志愿者,把爱家乡、爱铜仁的激情,贯注到承担的每一样事项中,他们如此认真而富有朝气:拿起扫帚,清扫建筑垃圾;举起标牌,引导来宾们进场出场;蹲下身子,整理一份份资料袋!累了,倦了,微笑,还是微笑!他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铜仁的形象代言人!同样,数千个工作人员,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方案细化了又细化,细节考虑了又考虑,力求做到工作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确保工作万无一失!确保活动精彩上演!
    
    自信铜仁

    时间好比土壤,如果疏于打理,就只能收获贫瘠与自卑。如果勤于耕耘,则会收获丰饶与自信。

    铜仁,做的是一名时间的敬畏者。

    不曾细想的是,当文化旅游之果红上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树时,铜仁人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自信!自信,我们曾经丢失在了与凯里、毕节,与怀化、黔江展开的开放与开发的赛场上。 

    自信,我们曾经丢失在了凤凰、张家界旅游的崛起里,丢失在了荔波、黄果树旅游的兴盛里。当我们回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之时,发现,自信是多么的重要!没有自信,就没有快速的发展;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崛起与腾飞的前提! 
 
    因为曾经的落后于人,“等”“靠”“要”而不自信,因为今天不甘人后的斗志,苦干实干激发出自信,更因为从4·28以来一次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凝聚了人气,增强了自信!“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让铜仁重拾信心,让铜仁焕发激情,迈向自信!

    站在自信的舞台上,铜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震撼人心的苗家四面鼓、扣人心弦的仡佬族嘣嘣鼓、质朴动听的土家山歌以及玉屏箫笛、印江书法、松桃绝技隆重登场,形成了文化烘托旅游、旅游传播文化的良性互动,诠释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丰富内涵。歌曲《我的家乡梵净山》、《桃源铜仁美》让全区人民油然升起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情姐下河洗衣裳》、《这山没得那山高》等原生态作品展现了我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美国《国际日报》、凤凰卫视等近百家海内外新闻媒体和一大批旅行社聚焦铜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铜仁的发展和变化,彰显了铜仁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以《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魅力梵净山·桃源铜仁美》、《走进梵天净土,感悟桃源铜仁》等大型综艺节目为载体,铜仁的声音和形象在电视、报刊、网络、电台频繁出现,铜仁一时成为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

    站在自信的舞台上,敢于展示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改变过去自娱自乐关起门唱卡拉OK的作法,铜仁落落大方地、激情满怀地走向世界,大胆地释放自己独特的气息和精神符号,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气质和文化属性!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朴神秘的梵净山、秀丽多姿的百里锦江、大气磅礴的乌江画廊精彩亮相。铜仁打出了中国梵净山的牌,打出世界旅游最佳目的地的牌!旅游部门先后在日本、台湾、上海、宁波、厦门、长沙、重庆、贵阳等地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3场次;组织了人民网、香港文汇报、金黔在线等全国33家媒体采风活动,开展了有全国多家网络、新闻媒体记者100余人参加的“多彩贵州踏春行”大型旅游文化采访“铜仁之旅”活动。举办了“梵山印水闹新春·春节七天乐”、“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走进桃源圣境·感受文化松桃”、“梵净之春——孟溪首届油菜花节”、“思南花灯文化节”等各种节庆活动10余次。开通了玉屏至贵阳和长沙至铜仁旅游专列,在上海火车站电视墙播放我区旅游宣传片,举办了上海首场话剧演出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来铜摄制《黔金丝猴》、《珙桐》、《梵净紫玉》等4集梵净山专题片,《欢乐中国行》改版后的首场节目《魅力西部行·贵州铜仁之旅》成功播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及梵净山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站在自信的舞台上,铜仁敢于挑战自我,用苦干实干的精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龟速变为快速,全面提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从4·28到9·15,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实施,梵净山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索道开通,旅游步道修缮,金顶观景平台建成,旅游标识系统安装,佛教文化苑大金佛寺、龙泉寺开放,重要景区景点焕然一新。铜仁市三江公园提前完工,世纪公园、花果山广场基本成型,铜仁城区主干道亮化工程惊艳收工,铜仁市更加美化、更有特色。铜仁——江口——黑湾河、铜仁——大兴——苗王城、铜仁——玉屏、铜仁——九龙洞重点景区公路沿线村庄整治连片推进,4000多栋房屋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旅游发展形象实现新的提升。云舍、团龙、苗王城、尧上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进一步改造完善,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自信犹如空气般自由地流淌着。自信,往往又催生出了对脚下这片土地、眼前这座山脉、身边这条河流的款款深情和无比的自豪。

    今年“五一”劳动节后,铜仁市又一个城市之“肺”投入使用:三江公园建成开放。行走在绿树掩映的步道上,凭栏凝视眼前碧波荡漾的锦江,铜仁市民惊叹不已!铜仁这样美,美得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朝夕相处的铜仁!而外来的游客更是赞叹,如此的天生丽质,如此的清丽脱俗,这绝对是不可复制的别样风景!在沿锦江分布的一个个绿地、游园里,人们散步、跳舞、习剑着,人们微笑、自豪、幸福着。

    这无疑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十一”黄金周期间,梵净山景区接待人次首次进入全省景区前10位,门票收入列全省第一。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46%;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27.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

    铜仁人相信,今天发展的步履更矫健、更快捷,铜仁才会续写更加辉煌的明天,演绎更加向往的传奇!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 文化部信息化发展纲要
·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国家级)
· 彭善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国家
· 彭南京 土家族毛古斯传承人(国家级)
· 数字科技让公共文化服务“结网生根”
· “土家山歌”助推沿河县旅游产业迸发活力

撒叶儿嗬

茶山四季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打镏子
·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与时俱进 蓬勃发展  
· 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发展急需资金投入吁请更多买单人  
· 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 土家族梯玛歌  
· 试论湘西州招商引资工作  
   湘西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纪实
   恩施州19人成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出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利川龙船调从文化符号到发展品牌
   土家文化为湘西里耶古城增添活力
   沿河土家山歌响彻云天外
   张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